区域能源利用规划和方案是依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预测相应的能源需求,从而对能源的结构、开发、生产、转换、使用和分配等各个环节作出的统筹安排。
一个区域的能源利用规划和方案最重要的是要加强能源需求预测和能源开发供应预测,做好能源统计和分析工作,对能源开发和节约的规划工作应加强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为正确做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的优势:
主编相关国家标准:目前国内关于建筑能源领域的标准,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范》(JGJ158-2008),《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能耗数据平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长期科研和工作中实测并积累了大量的建筑冷、热、电等能耗数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还建立了大量的区域级别的能耗监测平台,实际监测了大量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楼宇的能耗数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能耗模拟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建筑信息平台和模拟结果数据平台。这些能耗数据为能源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软件计算平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拥有一批能源规划过程中需要的模拟计算平台,均为自主开发和独立从国外引进。具体包括: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管网水力计算软件。
服务内容:
能耗需求动态预测:对于区域能源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是区域内冷、热、电负荷等关键指标的预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依托标准、手册、统计数据、调研、能耗模拟以及监测数据库平台来进行区域能耗需求动态分析。为后续的设备配置以及系统优化打下坚实基础。
区域能源形式和资源调研分析:在掌握区域负荷的前提下,需要对区域内各种能源资源条件以及能源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使供应和需求达到两者之间的匹配,并形成初步方案。
区域能源方案比选:在形成初步能源方案的前提下,需要对区域中各种可能的能源方案进行必选,选出最适宜与区域中的能源方案。比选中需要参考一系列指标体系,包括:能耗指标、能源综合利用率、初投资、回收期、盈亏平衡点、内部收益率、低碳指标、污染物减排指标、噪声指标、热平衡分析、热污染物减排等。
区域能源系统方案优化:在最终形成的方案基础上,需要对方案进行系统优化。优化采用的主要手段为系统仿真。
区域能源管网方案:在完成区域能源站方案后,需要对能源输配管网方案进行规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依托自主开发的管网计算软件进行区域能源输配管网方案规划。
项目案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其他一系列区域能源方面的应用项目,具体包括:
?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热泵集中供热规划研究(近期532.5万m2,远期2347万m2);
? 三河热电厂余热热泵供热利用规划(1522.81万m2);
? 曹妃甸科教城污水源热泵集中供热规划方案;
? 临沂生态城能源规划;
? 湖南资兴生态城能源规划;
? 上海虹某商务区能源中心及管网建设方案投标(165.2 万m2);
? 北京未来科技城能源规划(10km2);
? 北京未来科技城可再生能源规划 (10km2);
? 北苑家园六区地热供热系统设计(40万m2);
? 航天科技园分布式能源规划(50万m2)等。
a)中新天津生态城可再生能源能源
2007年11月,温家宝总理与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标志着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诞生。
生态城能源利用的目标是:减少能源需求,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在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及《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的要求,中新天津生态城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低于20%。
为此,受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委托,根据管委会关于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可再生能源规划总负责、能耗预测专项、地源热泵规划专项、太阳能热利用专项负责)联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负责风力发电分规划部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研究中心(负责生物质应用分规划部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负责太阳能光伏发电规划部分)等单位,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明确2012-2020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应用进行专项规划,并对其带来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再生能源供应流程图如图1。
图1中新天津生态城可再生能源供应
b)北苑家园地热-热泵集中供热设计
北苑家园居住区位于亚运村以北三公里,奥运公园的东北侧,是奥运统一规划的一部分。规划总建筑面积210万㎡,分六个小区。北苑家园六区共有18栋商住和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40万㎡,其住宅34.6万㎡,配套用房约5.5万㎡。小区内以高层建筑为主,住宅最高为25层。
? 地热井状况
北苑家园小区内计划打井6口,其中3口抽水井、2口回灌井、1口备用井。单井出水量2000米3/日,出水温度68℃,地热水回灌温度要求控制在25-15℃范围内。
? 水质状况
地热水水质经鉴定,已初步确定为氟、偏硅酸盐型淡温泉水,具有医疗矿泉功能,可供住户洗浴用。
在上述地热资源开采量的前提下,地热量还不能满足40万㎡的供暖需求,还需另设辅助热源,满足峰值需要。系统的设计流程为:地热水经过深井泵提升后在室外汇合,再经过接力泵加压后接入站内系统。根据地热水梯级利用原理,供热系统依次为低层裙房散热器采暖系统、高区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低区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及生活热水系统。
该项目系统原理图如图2,室外管网布置图如图3,机房施工图如图4。
如图5,北苑家园六区地热供热系统设计荣获“第二届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
图2项目系统原理图
图3 室外管网平面布置图
图4 机房施工图
图5 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