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07 阅读量:
序
2025年1月6日,由中国建研院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能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框架“建研查微——首个融合知识图谱和大模型的建筑运维诊断框架”(以下简称“建研查微”)在北京正式发布,此次发布活动吸引了众多行业知名专家以及企业代表前来参加,共同见证了这一建筑科技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关于查微
“建研查微”作为中国建研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先进的知识图谱技术与前沿的生成式大模型相结合,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自动故障诊断智能框架。这款工具能够高效地整合并分析海量的建筑运行数据,并通过智能化的算法模型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建筑系统中显性及隐性的风险和故障,提供风险评估、故障诊断、根因推理、解决建议等全过程专家服务,为建筑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业界首个将“专家知识”与“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的建筑系统故障诊断工具,“建研查微”以中国建研院多年的行业专家知识积累为内核,结合生成式大模型强大的自学习和推理能力,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保障建筑机电系统的安全、节能、舒适性能,辅助楼宇自控系统健康高效运行。与传统运维模式相比,提高故障及风险识别能力50%以上,相同工作减少人力配置1/3以上。系统支持云/边端部署和跨平台应用,方便灵活。
“建研查微”的问世,不仅体现了中国建研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为我国建筑机电系统故障诊断树立了新标杆,更为整个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产品的落地应用能够在提升建筑安全水平、降低维护成本、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核心技术
元知识MetaKnowledge:内置元知识库囊括建筑机电系统常见故障。
知识图谱:首次将Neo4j图数据库应用于关联查询和关系构建。
智能匹配:自动识别关键词,一天内快速匹配,支撑批量部署。
机器推理:内置前置规则和推理引擎,实现了逻辑间的嵌套诊断。
生成式大模型:首次应用生成式大模型到故障诊断领域,提示词工程实现低成本高准确性故障诊断。
发布会现场直击
发布会上,环能科技孙峙峰董事长代表环能科技热烈欢迎与会来宾,并邀请更多企业加入到产品的更新迭代工作中,一起创造建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产品研发团队介绍了“建研查微”的研发背景、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及优势特点,并现场演示了具体功能与操作流程。环能科技路宾书记分别与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林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瑞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邻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四家企业代表签署产研合作协议。来自行业各界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发布会,活动由环能科技袁闪闪副总经理主持。
“风险识别率提高50%、故障处理效率提高30%”
与会的行业同仁和嘉宾对“建研查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款软件产品的问世,不仅体现了中国建研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开拓创新,更为整个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引领示范。作为首个应用“建研查微”于实际工程的单位,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许征总经理表示,供热行业拥有上亿条数据,如何利用数据来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是关键,“建研查微”在供热系统上的部署应用取得了“风险识别率提高50%、故障处理效率提高30%”的显著成效。北京海林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海清董事长指出,“建研查微”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了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弥补了传统楼宇自控系统中数据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的不足。与会的其他嘉宾也期待“建研查微”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提升建筑安全水平、降低维护成本、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愿景与期待
在发布会总结环节,中国建研院科技标准部于震主任从工程实践出发,对“建研查微”的研发过程进行了介绍,面对人工方法无法批量应用、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的困境和难题,“建研查微”实现了故障诊断领域的突破。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实际应用,同时借助生成式大模型的算法支撑,“建研查微”对建筑系统的运行自动诊断做出了有效尝试。未来,“建研查微”将持续更新迭代,并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建设,推动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行业需求,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研院首席科学家徐伟大师在总结讲话中借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生动讲述“建研查微”的赋能逻辑。认为在机电系统故障诊断“如何准确判断”这一关键性问题上,专家知识与大数据的结合具有准确、便捷、低成本的优势。指出在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上,要通过用户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及提高使用率,为建筑系统改造升级注入新动力。
结语
“建研查微”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也将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款软件产品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建筑行业更快地迎来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落地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