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6-23 阅读量:
6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大赛决赛在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隆重举行。本届大赛由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组委会主办,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承办。省委雄安办副主任,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耿锋出席。
大赛聚焦“未来之城”建设核心需求,设置“光储直柔技术”、“近零碳建筑技术”、“创新创意”三大赛道,旨在面向全球征集顶尖技术方案,为前沿绿色低碳技术在真实城市场景的落地应用提供宝贵的“试验田”与加速器,赋能雄安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环能科技组建8支队伍全面参与本次大赛,参赛团队凭借创新的技术理念、扎实的研发成果、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光储直柔能源中枢及综合解决方案”斩获光储直柔技术赛道二等奖,“建筑智慧运维综合管理系统”和“零碳办公建筑技术体系”斩获近零碳建筑技术赛道二等奖,“基于性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近零能耗建筑、零碳空间)”斩获近零碳建筑技术赛道优秀奖。
下一步,环能科技将一如既往地以深化技术创新为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技术成果在雄安新区乃至全国落地应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中和愿景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作品名称:光储直柔能源中枢及综合解决方案
所获奖项:光储直柔技术赛道二等奖
项目简介:系统阐述了项目从“建筑+电气”融合视角出发,聚焦新能源建筑应用中“源荷割裂、协同不足”的核心痛点,创新构建以“能源中枢”为核心的综合解决方案,形成覆盖规划设计、施工部署及智能运维的全链条技术体系。面向不同建筑供配电需求,构建具备高适配性、标准化、可插拔特征的能源中枢,提升系统集成效率与部署灵活性。结合建筑负荷运行特性,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PC)与人工智能(AI)算法,实现光伏、储能与负荷的协同调度及优化。面向建筑空调、照明等关键用能,建立多层级柔性控制与联动响应机制,增强建筑系统的运行韧性与能效表现。
项目成效:项目已在中国建研院光电建筑实证基地完成系统级验证,并在多类型建筑场景中推广应用,在推动建筑电气化转型过程中,助力构建“源-网-荷-储”深度协同的建筑级微网系统。
作品名称:建筑智慧运维综合管理系统
所获奖项:近零碳建筑技术赛道二等奖
项目简介:建筑智慧运维综合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和移动终端的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调研分析中国建筑智能化应用现状、精准把脉行业难点痛点、充分利用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自主研发而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该系统涵盖「基于WebGL的智慧楼宇管理」「移动端无纸化物业运维」「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管理」「AI算法智能分析引擎」四大版块,同时提供兼顾「大屏指挥调度、中屏日常监管、小屏移动运维」的一站式服务和多场景应用,实现三屏联动,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实时共享,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业态需求。
项目成效:系统在提升建筑运维管理效率、优化能源使用、增强安全保障和改善运营体验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全系统集成和移动端引入,全过程数字化闭环运维流程,AI算法优化系统运行参数实现运行节能,智能故障诊断引擎保障系统运行安全,全面提升建筑运维的便捷性、节能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推动传统运维模式向智慧化转型。
作品名称:零碳办公建筑技术体系
所获奖项:近零碳建筑技术赛道二等奖
项目简介:办公建筑是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面临着室内环境要求高、用能增速快、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运行总能耗持续增长。
成果奠定了办公建筑高水平节能降碳建筑规模化应用的技术基础和产业支撑,解决了零碳办公建筑技术路径不清晰、关键技术性能提升不显著、示范工程不落地等关键问题,建筑运行阶段降碳率相较国家强制性节能标准下降45%~55%,通过市场化交易机制扣减剩余碳排放量后,建筑净运行碳排放量不大于零。
项目成效:成果在全国主要气候区开展了规模化的示范,覆盖高层和超高层项目,率先应用在中国海外大厦、北京中海大吉写字楼、中建四局科创大厦等项目应用,实现零碳办公建筑成套技术应用规模将近48万平方米。
作品名称:基于性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近零能耗建筑、零碳空间)
所获奖项:近零碳建筑技术赛道优秀奖
项目简介:“都市发展”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基地及一层研学零碳空间,通过提升建筑本体性能和充分利用自身和周边可再生能源,将最高水平舒适性与最佳的能源效率相结合,实现全年发电量大于建筑全年运行所需电力。
项目成效:建筑按照国际与国内最高标准设计及建设, 实现全年发电量大于建筑全年运行所需电力,建筑综合节能率74%,建筑一层研学空间降碳率达到100%,实现零碳空间。